通過中鐵聯集、中歐班列(武漢)
進出湖北的貨物
“下車”后可立即進入
一墻之隔的物流園
進行海關查驗、儲存、集并和分揀
然后經由城市分撥直接運往目的地
漢歐國際物流園建成后
將為華中地區進出口
貨物集散提供最大便利
近日,位于武漢市東西湖區高橋五路以東,惠安大道以北的漢歐國際物流園項目建設現場,塔吊林立、機械轟鳴,施工單位700余名施工人員正在有序作業。
據了解,漢歐國際物流園項目是湖北省、武漢市交通物流發展“十四五”規劃的重點項目。物流園由物流倉儲區和武漢鐵路進境糧食、肉類、水果海關指定查驗區兩大功能區構成,可提供涉及海關查驗、集裝箱作業、公鐵集運、智能倉配、冷鏈物流、電商服務等多項功能服務,預計于2023年年底完工。
自2022年9月開工建設以來,漢歐國際物流園項目一期建設持續加速,截至目前,地下一層地上十一層的綜合辦公樓三層墻柱、四層墻板澆筑完成,1號倉庫承臺澆筑完成,2號倉庫內架搭設完成,3號倉庫庫內碎石回填完成,4號倉庫庫內碎石回填完成60%,冷庫一層及坡道架空平臺、承臺澆筑完成。
根據規劃,漢歐國際物流園項目將成為中歐班列(武漢)集結中心核心樞紐,為了滿足集結中心的配套需求,園區內計劃建設原料加工、電子結算、金融服務等相關服務平臺。目前,園區正在加快引進相關企業。
“建設漢歐國際物流園是打造武漢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的重要載體之一。”東西湖區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包括武漢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在內的25個樞紐已納入《“十四五”首批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名單》,布局建設漢歐國際物流園既是對接國家層面“通道+樞紐+網絡”宏觀物流網絡的需要,也是武漢積極融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等國家戰略的具體實踐。
東西湖區作為武漢市物流產業發展主力軍,近年來正全力整合現有資源,將“零擔”物流轉化為集成物流,“化零為整”統籌行業發展狀態和規模。該負責人認為,在這一過程中,漢歐國際物流園的落地有其推廣示范效應,“國際物流園帶來的輻射效應和品牌效應,以其為樣本,可以帶動區內物流產業在管理模式、運營模式上進行升級,整體發展向上躍出一個層級。”